五月的晨光,漫過敘州區合什學校征遠小學校區的窗臺,輕柔地鋪展在淺藍色的桌面上。 整齊排列的嶄新課桌椅靜候學子,流暢的線條取代了斑駁的木紋,可調節的椅架承載著挺拔的脊背。 2025年春季,欣欣教育基金會捐贈的102套新課桌椅全面入駐這所鄉村學校,以無聲的方式書寫著教育公平的溫暖篇章。
書桌里的時代跨越
曾幾何時,教室里的舊木桌椅記錄著鄉村教育的艱辛。 固定高度讓不同身形的學生難以適應,磨損的桌面需要鋪墊才能書寫。 新課桌椅的降臨改變了這一切:可手動調節的設計尊重個體差異,加厚桌面平整如鏡,桌鬥內的收納空間讓學習更有序。



變化的不僅是器物,更是教學的可能。 靈活的桌椅組合解放了
課堂空間,教師得以開展小組合作與實踐探究。 數學課上,幾何模型的拼搭有了施展的舞臺; 語文課堂,跨學科專案在重組的學習區里生根發芽。 一套桌椅的蛻變,悄然推動著教學方式的革新。


云端播种:教师成长的破茧之旅
2025年初春,多位教师走进基金会组织的网络研修课堂,一场教师素养提升计划在云端展开。面对“大单元教学”“核心素养”等新理念,教师们经历了从迷茫到领悟的蜕变。
培训为乡村教师打开了教育新视界。语文教学开始关注情感内核的传递,数学课堂尝试将抽象概念转化为生活情境。技术应用于课程虽然充满挑战,却种下了创新教学的种子:情境创设让拼音教学趣味盎然,分层设计使练习更有针对性,跨学科思维融入日常课堂。
“教育视野被拓宽了。”一位参训教师在总结中写道。理念的更新比技术操作更深刻地影响着这片土地,教育的星火正在接力传递。
润物有声:多维构建的教育生态
新课桌椅仅是欣欣教育基金会帮扶体系的缩影。2025年春季,同步抵达的还有:分类书包柜解决收纳难题、卫生角柜培养整理习惯、班级图书架新添的绘本成为精神乐园、信息化设备打通教学瓶颈。
这份温暖已延续十七载。从捐建教学楼到配备现代教育技术装备,从捐赠文体器材到支持乡土课程开发,基金会形成“设施改善—师资培育—文化滋养”的帮扶体系,为乡村教育构建起完整的成长生态。
乡土绽放:教育之花的自然生长
教育的蜕变在校园各处悄然发生。连续三年荣获”教学质量优秀单位”的奖牌背后,是教学理念的深层转变:数学课堂延伸至实践活动,语文教学融入农谚智慧,跨学科教学激活学生思维。更可贵的是日常习惯的养成——书包柜教会了整理,卫生角培养了秩序,教师教研中涌动着创新思考的热忱。

書桌托起的未來
夕陽為教室鍍上暖金,學生在新課桌上完成的《我的書桌》習作:“桌面像平靜的海面,書本小船將揚帆起航,從此遠征。 “窗外,基金會捐贈的乒乓球台傳來清脆的擊球聲,嶄新的書包櫃折射著晚霞。
這些曾被老舊木桌椅禁錮的身體,正在社會關愛的托舉中積蓄力量。 當書寫不再受困於坑窪的木紋,當思考不再束縛於固定的方寸,平整桌面上鋪展的不僅是作業本,更是無垠的人生畫卷。
從斑駁木桌到嶄新的課桌椅,從追趕標準到綻放特色,新課桌椅丈量著中國鄉村教育“從有到優”的跨越。 當城鄉教育的鴻溝被一套套課桌椅、一次次師訓課、一顆顆公益之心溫柔填平,伏案書寫的每個身影,都在描繪鄉村振興的壯闊畫卷。

Recent Comments